2024第七届零废弃日:跨越"零"感之门,畅享自在新生活
2024-04-01 来源:互联网
深圳2024年4月1日 /美通社/ -- 2024年3月30日,是第七届零废弃日,也是第二届国际零废物日,今年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的支持下,万科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壹基金")和零盟公益共同发起了以"从轻出发,生活自有‘零'感"为主题的全国性公众倡导活动,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重新审视生活,通过减量(Reduce)、复用(Reuse)、再生(Recycle)的3R原则,洞察废弃物背后的潜能,构筑起通往绿色未来的"零"感之门,享受零负荷的轻松生活。
零废弃生活倡导人们的"可持续的一天"大揭秘
什么是"可持续的一天"?在2024零废弃日联动上海东方卫视《一路前行》共同打造的主题视频里,胡歌、刘涛、陈龙和韩李李等零废弃生活倡导人们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可持续日常——自然晾晒衣物、外宿自备洗漱用具、用充足的日光代替灯光等绿色生活点滴,组成了他们的可持续的一天。短短3分钟的主题视频用生动直观的画面,分享了"零废弃"生活态度的同时,还为大众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可持续生活实践方案。此外,零废弃生活倡导人王石和壹基金零废弃项目爱心大使张云龙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呼吁大家共同践行零废弃理念,"从轻出发,体验‘零'感生活"。
成为"乐修匠","小修小补"也美好
围绕本届零废弃日主题,万科公益基金会与乐修匠、腾讯小修小补引路行动共同倡导绿色生活实践,发起"旧物新生经验分享"线上主题打卡,配合线下西安、青岛、包头、长春和武汉等五城联动,以旧物维修为基础,开展丰富多样的零废弃日活动,通过分享日常旧物利用及修补技能,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提升居民可持续消费意识,促进源头减量和社区降碳,齐力探索循环再利用的更多可能。
隔空相聚,在线开启"零"感生活
3月25日,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和蔚蓝地图共同发起的"零废弃日-垃圾分类随手拍"挑战赛正式启动,邀请公众在这场为期一周的挑战赛中,通过蔚蓝地图APP / 支付宝"垃圾分类随手拍"小程序 / 微信随手拍垃圾分类小程序,加入到绘制全国垃圾地图的队伍中。大家一起从轻出发,以实际行动促进垃圾减量和再利用。
3月26日起,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发起的"故宫零废弃"项目低碳上新"零废弃环保文创"系列新品,并在微博联合发起零废弃日打卡活动,号召公众在故宫游览中实践自带餐具、自带水杯、光盘行动、节约用纸、垃圾分类、使用手帕等环保行为,从轻出发,减量、复用、再生,在趣味互动中涌现出精彩的可持续生活的灵感与创意,结识志同道合的"零友",成为零废弃生活的倡导者与传播者。
多元趣味活动 探索身边的"零"感
第七届零废弃日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线上倡导活动,也有极具创意的线下沉浸式体验,在活动主会场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觅蓝生态文化发展中心、深圳梅沙艺术中心等伙伴机构,为大家带来了"零"感涌现主题展览,创意碰撞的主题沙龙,妙趣横生的零废弃艺术创作活动,热闹非凡的二手交换市集等等能激发生活中"零"感的趣味活动。
在由生态艺术家韩李李策划的展览中,所有展品的"零"感皆源自日常生活,并采用环保再生材料制作,观众们能看到日常丢掉的废弃物,如何在艺术家手中焕发新生,并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出发,将自己具体的日常生活和环保行为、环保材料、环保产品对应起来。众多参观者在这里打开了属于自己的"零"感阀门,开启属于自己的"可持续一天"。
3月30日当天,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梁治宇主任、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壹基金综合事务部主任陈玲及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理事李倩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仪式。众多伙伴在沙龙中激活并分享了自己的"零"感创意,亲手用咖啡渣、回收塑料瓶等废弃物,制作出了专属的"手作艺术品",切身感受废弃物再生利用全过程,还在二手交换市集分享了自己不再需要但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在实践中有效避免浪费,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零"感生活原来这么快乐简单!
全民参与,国际联动,"零"感生活无门槛
2024年零废弃日,除主办方组织的多样线上线下公众倡导活动外,全国各地的个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也纷纷利用零废弃日的视觉及活动方案工具包,在不同地方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实践。引导在地公众在生活中从"轻"开始,珍惜每一份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垃圾和浪费,用可实践的方式,共同为建设未来的美好家园而努力。截至3月30日,共有184家来自全国26省、73市的公益组织、企业、学校及政府单位等伙伴积极参与到了零废弃日系列活动中来,形成强大的环保合力,让更多人感受 "零"感生活带来的自在与轻松,激发公众多样"零"感。相应案例还被收录到联合国2024零废物日全球活动地图中,进一步扩大了中国零废弃主题活动的国际影响力!
"零废弃"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可以是好玩有趣的生活习惯,无数个微小的"零废弃"行动和探索,都将汇聚成你我的低碳生活。未来,期待看到更多人将"零废弃"理念融入生活,以实际行动减少浪费,为低碳中国乃至低碳地球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